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新英体育app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校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并结合学习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党委书记 陈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新英体育app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新英体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校上下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英体育app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结合起来,与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结合起来,精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接省市发展需求,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具体行动。要以持续推动“1396”发展战略落实落地为抓手,聚焦“持续加力提品质”工作基调,凝聚“人人都是参与者”的共识,组织全校师生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做好规划编制,以钉钉子精神落实规划蓝图,在融入区域发展中实现自身能级跃升,加快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进程,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石家庄学院的智慧和力量。
校长 王永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新英体育app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为新英体育“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扎根省会的应用型院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对标对表《建议》,把全会精神融入新英体育“十五五”规划编制与推进实践,奋力谱写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我们要围绕“1396”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强化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赋能作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构建特色学科体系,促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要坚持“引育并举”策略,精准引进和培养学科专业领军人才,选派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十五五”期间新英体育app水平显著提升,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人事处处长 张文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学校人事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人事处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科学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十五五”规划,系统推进有组织地引才、育才、用才,持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教师分类评价,强化激励,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教务处处长 王俊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教务处将全面贯彻全会精神,立足教育教学核心工作,积极探索创新路径。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科研处处长 冯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十五五”时期学校的科研组织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加大推进有组织科研力度,整合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体系重构、能级跃升,大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新举措,努力在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增长极、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放创新合作等方面形成新突破。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子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路径、注入了强劲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及时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与学术研究方向,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深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高质量发展实践问题的研究,努力形成一批有分量、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 张学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奋进新征程擘画出科学务实的宏伟蓝图。法学与社会学院将抓住“‘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一契机,把握中心任务,持续加力推进治理现代化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升“特色法学、精品社工、卓越康养”品质水平,“强法优社新养”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知识产权、青春健康、志愿服务等社会服务引领作用更加彰显。
文学与历史学院党总支书记 祁卉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学与历史学院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建强支部堡垒为支撑,着力打造“四强”党支部,结合文史学科特色培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院发展优势和育人实效,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十五五”新征程贡献基层党组织的坚实力量。
机电学院院长 史源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机电学院将立足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打造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特色专业群。强化科技创新,聚焦智能制造精密加工、机器人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攻关,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有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刘智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会议,为全面推进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未来信息技术学院将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电子信息前沿领域的专业优势,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强数字中国、智能科技创新等理论研究,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继续做好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推动产业转型,持续探索与企业深度对接,以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为基础服务石家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赵立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肯定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将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持续巩固优势特色学科,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着力深化内涵建设,健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推动学科学位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实验实训中心主任 张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指明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实验实训中心牢牢坚守“安全为基”理念,筑牢实验安全防线,以最高标准抓好实验室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守护师生安全;优化实验项目与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教学与地方发展的能力;将价值塑造融入实验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学生处副处长 王卫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彰显了中国强劲的发展信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把“持续加力提品质”工作主题贯穿始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着力破解学生管理工作中难题,全力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见效,让育人更有温度、服务更有精度,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根基。
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贺军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令人倍感振奋。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强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等方向的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积极响应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鼓励师生投身科研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博士 王丽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内心倍感振奋与期待!从“十四五”时期的“乘势而上”,到“十五五”时期的“全面发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我要把立德树人的初心深植于心、外化于行,持续锤炼理论素养、提升业务能力,把这份信念转化为实干担当,坚守育人初心使命,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全部力量!
体育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 张义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将不断深化体育学科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弘扬体育精神,激发师生创新潜能,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体育智慧与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杨联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作为一线专职辅导员,我将紧密围绕全会精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大爱润心、以笃行赋能、以远见领航,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与传媒学院 2022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 张辰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的蓝图,让我们青年学子倍感振奋。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运用大数据、AIGC等技术创新传播形式,让党的声音直达群众心坎,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以专业所学赋能社会治理,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绽放光彩。